傳丰堂普洱茶葉

【普洱研堂】普洱茶的歷史與爭議:普洱茶究竟屬於綠茶還是黑茶或者是單獨一類茶?

入門文章 堂主 2025.01.10

普洱茶是來自中國雲南省的茶廠,其多採用雲南大葉種茶葉為原料,經過特定的工藝製作而成,並持續不斷地推進進一步熟化和提升風味,即具有越陳越香的特性。普洱茶的分類問題,特別的是普洱生茶和熟茶究竟是不是一類茶的問題非常具有爭議性。就和大家一起探索普洱茶的歷史記錄以及它在茶類分類中的定位問題。
普洱茶的歷史背景普洱茶得名於雲南普洱市,該地自古以來是茶葉貿易的重要樞紐。普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當時茶馬古道[1]連接著雲南和西藏,普洱茶成為貿易中重要的商品之一。到了明清時期,普洱茶逐漸成為皇家貢品,並以其獨特的後發酵特性而受到喜愛。明代的文人官員謝肇淛寫了《滇略》[2],其中記載了「士庶所用皆普茶也」,可以看出在當時普洱茶的盛行,這表明普洱茶在那時已經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而到了清代,根據文獻記載(阮福《普洱茶記》,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普洱茶被視為具有藥用價值,能夠幫助消化和去脂,因此受到上層社會和皇室的青睞。
熟茶的興起與影響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技術加速發酵過程,模擬自然陳化過程,使茶葉在短時間內獲得類似陳年生茶的風味。
大約在清朝中期,人們在運輸茶時偶然出現,茶葉受潮後在炎熱環境中發酵得更美味,風味也隨之發生改變。 。時間到1975年,熟普在市場上正式批量推出,昆明茶廠啟動標誌個性產品“7581”,勞海茶廠也啟動標誌“7572”普洱熟茶[4],這個標誌著普洱熟茶正式形成,並確立了「熟普」這個概念。使得它可以成為下一次市場上受到了許多茶友的青睞。
普洱茶的分類與爭論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以及標準是陳潼教授於《製茶學》中指出的,其中指出,茶葉分類該以製茶的方法為基礎,茶葉種類的發展是依據製茶法變化的,而當時中將普洱茶歸為黑茶類型,且目前尚未有成熟的熟普技術,意在讓陳椽教授將普洱生茶歸為黑茶類型中。

中國國家標準的界定根據中國國家標準GB/T 30766-2014的茶葉分類[5]其中4.6章的黑茶中,列入了4.6.5雲南黑茶,並將其定義為“雲南地區的茶葉特定加工工藝生產的產物」;而在黑茶的基本要求標準(GB/T 32719.1-2016 [6])中,對黑茶的定義為「以茶樹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鮮葉和嫩梗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渥堆、乾燥等加工工藝生產成的製品;根據普洱茶現行標準(GB/T 22111-2008[7])表示,普洱茶是「以雲南大葉茶青為原料,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購特定加工工藝製成,並依加工工藝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在上述的三個目前執行標準中,普洱茶(尤其是普洱熟茶)符合黑茶的條件,但是標準中並沒有明確規定普洱茶為黑茶。
學者及市場的觀點普洱生茶與綠茶在生產過程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特點是在新茶時期,普洱生茶在茶友中的地位很高,但是,普洱熟茶卻被歸為綠茶,這是普洱生茶的一大特點。 ,其淨化後迅速降低或停止酶的活性,保留了茶葉的鮮爽和清香。逐步變厚普洱熟茶則在普洱生茶的基質下,以其毛茶為原料,增加了渥堆工序,人工加快了生普發酵的進行。茶。茶拆分為在2015年「昆明創建世界茶樹原始產地博物館暨普洱茶學科高峰論壇」上,有多名茶界著名專家學者出席,並利用大量科學數據與科研材料證明指出:普洱茶不是黑茶,普洱茶即是「普洱茶」。
實業角度看普洱從有問題的茶分類之過程來分析,我們來看上述觀點中提到的類似茶類-普洱生茶與綠茶、普洱熟茶與黑茶的製作過程:
- 普洱生茶:鮮葉攤放 - 殺青 - 揉捻 - 解塊 - 日光乾燥 - 蒸汽壓成型 - 乾燥綠茶:殺青 - 揉捻 - 乾燥 [8] (依加工過程的不同,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普洱熟茶:鮮葉浸泡 - 殺青 - 揉捻 - 解塊 - 日光乾燥 - 後發酵 - (蒸汽成型) - 乾燥- 黑茶:殺青、揉捻、渥堆、乾燥(等加工製程製成的產品)從傳統的製作工藝來看,生茶採用了青毛茶原料,屬於綠茶類工藝,普洱熟茶在青毛茶的基礎上發酵,為黑茶類工藝。殺青使用了高溫度殺青,完全去除了茶葉的活性,使茶葉無法發酵;而普洱生茶用的殺青溫度較低,1是為了保留指定茶葉活性,以便以後使用發酵,從水果來看,普洱生茶和綠茶並不相同。繁瑣,但並沒有步伐上的急促。
總結普洱茶的類別問題,是茶界十分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到目前尚未有定論。普洱茶的特質十分獨特,在新鮮茶葉中獨樹一幟,在綠茶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普洱茶的茶性逐漸增強,逐漸顯現出黑茶的特點,普洱茶獨特的特性使其應被視為一個獨立的類別。

註解[1]茶馬古道:中國民航史上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專門用來進出茶廠和馬匹等物資的交通,其形態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正式形成於唐宋時期,盛行於明清時期。條古道主要橫跨西南地區,包括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並向西延伸至印度、尼泊爾等地,成為聯繫中國與南亞各國的美好商路之一。[2] 《滇略》:「滇」是中國雲南省的古稱,如今,「滇」在許多地方被徵用來指雲南,例如「滇紅」指的是雲南紅茶;「略」可顯示的是概述。[3] 雲南奇蹟:茶馬古道 https://www.wondersofyunnan.com/blog/posts/ancient-tea-horse-road[4] 7572、7581:為茶餅的「編號」(編號為廣東方言翻譯而來),是了解茶餅配方重要資訊。等級,從1到9,字數越小,茶葉材料等級優先;第四位為出品茶廠,當時普洱茶有四大茶廠,1表示「昆明茶廠」(現雲南中茶)業)、2為「勁海茶廠」(現為大益茶業集團)、3為「下關茶廠」(現為下關沱茶集團)、4為「普洱茶廠」(現為雲南普洱茶集團)。[5] 茶葉分類,中國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71F772D7E948D3A7E05397BE0A0AB82A[6] 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中國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71F772D811AED3A7E05397BE0A0AB82A[7] 地理標準產品普洱茶,中國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71F772D77589D3A7E05397BE0A0AB82A[8] 綠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中國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71F772D82259D3A7E05397BE0A0AB82A

回應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