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一批也是最後一批的美濃白玉,終於開始產製了!因為天候影響,原本不抱希望,最後在農家黃大哥的堅持和不放棄的信念下,才有今天的白玉蘿蔔可醃製。堅持用天然的粗鹽來醃製,因為除了氯化鈉外,更多了其他營養物質,醃製出來的蘿蔔蔘滋味更豐富、有層次。
一層蘿蔔一層鹽,最後用石頭重壓,鹽份讓蘿蔔脫水,靜待10~14天的醃製期完成第一階段脫水後,再讓陽光進行第二階段脫水、殺菌、提香與聚合、氧化反應,曝曬時間視陽光強弱而定,約莫7~10天。經該過程產製出來的白蘿蔔蔘,除了香氣十足外,更具有越陳越香的魅力與價值。
傳丰堂專精在越陳越香的「茶品」及「蔘品」的事業上。時間成本是最昂貴的,所以本堂的經營理念就是用最優質的原料、最自然的傳統工藝,產製最天然的產品,並靜待時間的積累與淬鍊,達成產品越陳越香的目標。且在這產品陳化的等待過程中,讓更多的朋友可以有一起參與共同藏養的機會,並隨者時間的積累,白蘿蔔蔘越來越香、甘、醇時,其價值也逐漸提高,此時便是大家共同參與產品價值提升的機會。讓有時間的朋友參與養蔘過程,沒時間的朋友則可直接花錢購買已藏養變老的「烏金蔘」,享受的良性循環。
早年白蘿蔔蔘(菜脯)為農家的副產品,是農家利用閒餘之時將多餘的蘿蔔用來產製蘿蔔乾,隨時可以配稀飯吃,也是台灣農家勤樸、韌性及節儉的最佳代表。然而,在陰錯陽差狀況下,時間的積累讓白蘿蔔蔘轉變成「烏金蔘」(老菜脯),且成為早期農家保健、治病及開胃的好食材。隨著時代演進,農家人口逐漸凋零,白蘿蔔蔘的產製越來越稀少,相應地,變老的烏金蔘也就跟著變少,而市場消耗量卻越來越大,使烏金蔘供不應求。好的產品有它應得的市場價值,但目前市面上充斥農殘、防腐劑、添加物等等超標及仿老做舊的問題產品,導致喜歡「烏金蔘」產品的客戶不敢採購。堂主卻因為太喜歡阿母用烏金蔘煮的雞湯,起初在市面上購買時,踩了不少雷,深知客戶的痛點,所以立志要讓更多客戶能夠安心、健康、幸福地享受烏金蔘這美好的滋味。正因如此,十二年前便開始和阿母投入產蔘及收購優質烏金蔘的行列,並堅持要有清楚的產製履歷及安全的檢測報告。
烏金蔘有其特有功效,未來的需求量會很大很大,但這產品不是說馬上產製即有,而是要等待3500個日子以上才能成蔘。而優質的烏金蔘產品,既能當養身、健身、強身的藥膳食材外,還能藏出價值!所以著眼未來,提早佈局,累積資源,日後才有話語權!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