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個字是我在推廣普洱茶時常告訴茶友的收藏指南,依循這指南選購就可以少花一些冤枉錢,如何說呢!
所謂老茶,我定義為:產製完成後並經過至少30年的陳化發酵期茶品,這些茶品早期多是從香港運回台灣,其數量依據同業統計約有三萬噸,但隨經過這20幾年來的品飲消耗,在喝一餅就少一餅的狀況下,目前市面上所剩無不多,所以十分珍貴(一餅百年宋聘號-紅標普洱茶餅一千三百多萬台幣、一餅七十年紅印茶餅四百多萬台幣),這些老茶的擁有者,其實都視茶如命、身分地位象徵、財富炫耀,故不會輕易將老茶品放出交易,所以能流通在市面上真正優質的老茶更少了,因此要收藏老茶一定要找業界有口碑、人品正派、識茶專業並有老茶資源的茶商或茶友,並且要記住:真正優質的老茶不會有人便宜賣你(送你可以),更不要有想撿漏的心態,這樣可以少採雷,因為老茶的學問太深了。
所謂新茶,我定義為:產製完成後十年內的茶都稱新茶,目前雲南普洱產量一年約20幾萬噸,大樹古樹料約只佔一成,也就兩萬多噸,如果是採用頭春純料,那產量更少了,約佔兩萬多噸的三~四成,約6000~8000噸(雲南每年普洱大樹古樹頭春茶數量)。但市面上,幾乎每款茶都標榜名山名寨(班章、冰島)大樹古樹茶,而且價格還很便宜(人民幣幾十塊/餅,包郵資),這樣的產品(小樹當大樹、夏茶當春茶)、陋習(掛羊頭賣狗肉)會讓很多消費者卻步,無從選擇。因此傳豐堂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堅持所出產的產品,不論數量多寡,都要有清楚的產區履歷、茶湯滋味及香氣、茶樹茶齡、採栽季節、農藥含量檢測等資料說明,目的是公司對產品的負責與對客戶的保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