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丰堂普洱茶葉

【茶益堂】如何挑選自己適合的茶? - ①看茶喝茶

入門文章 Jenny 2025.04.18

我們知道,茶有很多功效,不同茶有不同的功效,不同人適合的茶類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些人喝某種茶或咖啡會失眠,有些人卻會睡得更好,原因就在於我們身體內含物不同、體質不同,對不同物質反應也不同。那麼,要怎麼樣才知道自己適合喝什麼茶呢?
要挑選適合自己喝的茶,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挑選:
1. 看茶喝茶:從茶葉本身出發,了解不同茶類中含有的物質及其中醫品性,並根據身體的反應來找出適合自己的茶。2. 看人喝茶:分析自身的體質狀況,選擇能調理並平衡身體的茶,讓身體達到更加和諧的狀態。3. 看時喝茶:根據季節變化來選擇合適的茶類,以順應自然、增強身體的適應力
從看茶喝茶入手,先了解茶葉本身,初步掌握茶對身體的影響,並且通過飲茶來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接著,更深入了解自己的體質與需求,試圖通過喝茶能夠調理自己的身體,達到平和的狀態。最後,在了解茶、也了解自身體質後,再考慮到季節變化對我們身體的改變,進而通過「看時」,來選出喝什麼茶。
針對這三點,我們將其分為三篇文章。首先,我們先來談談「看茶喝茶」。
中醫品性要「看茶喝茶」,我們先來了解不同茶類的中醫品性。根據發酵程度,六大茶類從低到高可依次排列為:綠茶(不發酵)、白茶(輕發酵)、黃茶(輕發酵)、烏龍茶(半發酵)、紅茶(全發酵)、黑茶(後發酵)。發酵程度越低的茶,性越涼,發酵程度越高的茶則性越溫。
若進一步將這些茶根據加工工藝及發酵程度細分,比如普洱茶分為普洱生茶及普洱熟茶[1]。普洱生茶是用類似綠茶的製茶工藝所製成的,其內含物質也與綠茶較為相似,尤其是在新茶的時候,經過長期的雙後發酵,逐漸轉變其屬性。因此,剛生產的普洱生茶如果是用台地茶原料,其屬於寒性的茶類,如果是用大茶樹以上原料,其屬性屬於涼性的茶類,並隨著時間的增加,會由寒、涼、中、溫、熱轉變。大致來說,寒性普洱生茶要經過十年以上的陳期才能轉為涼性,二十年轉為中性,三十年以上才轉為溫性。三十年以上的生普洱茶性質就和普洱熟茶比較類似了(不同原料及不同倉儲環境會影響發酵程度)。烏龍茶也分輕發酵和重發酵的製作方式,講到這裡茶友們應該也可以推斷了,輕發酵的會比較涼性,如文山包種、鐵觀音;重發酵的會比較溫性,如大紅袍、武夷岩茶(表1)。
表1 不同發酵程度茶類的中醫品性化學物質接下來我們從化學的角度來看其內含物質:茶多酚、咖啡鹼(咖啡因)。
茶多酚茶多酚是茶葉中的一種天然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清熱解毒,屬於寒性。茶多酚在茶葉中的存在狀態不同,事實上就是茶葉發酵程度的不同:- 保持原本狀態的為不發酵的涼性茶,如綠茶、普洱生茶。- 茶多酚經過酶的作用,轉變爲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等,即轉變為發酵茶,茶也變為溫性- 在這兩種狀態中間的,即部分發酵的,為中性茶。
發酵程度越輕的茶(如綠茶、普洱生茶),茶葉中的茶多酚保留的越多,抗氧化和延緩衰老的效果越佳;發酵程度越重的茶(如紅茶、黑茶),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越多,在調節代謝功能(如預防痛風、降血糖)方面表現得更好。
咖啡鹼咖啡鹼是一直存在於茶葉中的,但是存在形式不同,有游離狀態和絡合狀態(結合狀態)兩種狀態。游離狀態指咖啡鹼以未結合的形式存在於茶中,游離狀態時,茶為涼性,如綠茶、普洱生茶;絡合狀態,即為結合狀態,在此狀態下,茶為溫性,紅茶、普洱熟茶中的咖啡因即為絡合狀態。
如何選茶了解了這些茶的特性後,我們可以進行最基本的簡單篩選。
挑選一種茶,進行品飲,並觀察身體的反應和感受。如果喝完茶後,馬上感受到不舒服,如肚子不適想要去廁所,說明這個茶對您來說可能太寒了。如果喝了一種茶後失眠或是出現頭昏的「茶醉」現象,可能咖啡因含量對您稍重了,此茶也不適合。如果喝了一種茶使您感到上火或口乾舌燥,那麼可能對您來說太燥了,可以換一種茶飲用。若喝一種茶,感覺自己身體很好,沒有肚子痛、頭昏等現象,甚至不太容易感冒、精神很好,那這個茶可能比較適合您品飲,可以長期飲用。
從簡單的「看茶喝茶」開始,通過品飲不同茶,觀察自己身心感受和反應。隨時間推移、經驗累積,能夠了解何種茶對您身體更有益、哪些茶需要避免。因此,即便一開始不清楚自身體質,也能夠根據茶的特性來進行嘗試,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茶。在下期的「看人飲茶」,我們會更詳細的講解到,不同的體質的區別是什麼、有何特點,並且更適合喝什麼樣的茶。請各位茶友敬請期待!
註解[1] 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普洱生茶在製作工藝上,與綠茶較為相似,因此茶葉內含物質的成分也更類似於綠茶,尤其是在其新茶的時候;普洱熟茶則與黑茶更為相似。本文使用六大茶類的分類架構,然而因為茶葉內含物質普洱生熟茶有所區別,因此將其分開表述。

回應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