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丰堂普洱茶葉

7/2 普洱茶第一山「賀開古茶園」探訪|堂主觀茶記

堂主日誌 堂主 2024.07.03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本次堂主的觀茶行程就快到尾聲了。今天,堂主來到了「賀開古茶園」,這裡被譽為「世界級茶園景觀」。在這天的旅程中,製茶大師張德亮老師的解說讓學員深入了解了古茶園的現況,同時也深深觸動了堂主對古茶樹資源保護的信念。
今天,前往賀開古茶園參訪,這裡有著普洱茶第一山的稱號,走在石板路上,兩邊種滿了樹徑有大腿粗的古茶樹群,生長茂盛,令人歎為觀止。在這趟旅程中,由製茶大師張德亮老師沿途幫我們解說古茶園現況及提問解答,和老師互動過程中發現張老師對普洱茶越陳越香概念、茶園管理、製茶工藝等有很深的造詣,能很精闢的回答學員們尖銳的問題。這趟古茶園巡訪之旅,真是令大家收穫匪淺。
然而,在茶園巡訪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幾顆被茶農剃光頭的古茶樹,只留下光禿禿的枝幹。如此的作法,系茶農為了增加茶樹茶菁的產量,但確嚴重耗損了古茶樹的生命力及壽命,如此粗糙的茶園管理手段,讓我很不捨與心痛。
其次,賀開古茶園擁有1.67萬畝茶園,但是珍貴古茶樹資源卻逐年減少。年邁體衰、天候乾旱、不善的茶園管理、病蟲危害致病等等因素,都影響了古茶樹的健康。而這不僅僅是在數量上的減少,品質也隨著茶樹的退化、過渡採栽、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等因素,呈現逐年遞減現象,讓人扼腕。
張德亮老師提到,拉祜族茶農比較隨興,所以對待古茶樹資源比較不嚴謹。由此觸發我內心的想法,若是我在管理古茶園時,我一定把它們當寶貝呵護,用心在茶園管理上,一年就採栽春茶及秋茶兩季,採栽級數為一芽三葉或四葉,並避免因為嫩採因素,致多次採栽,減損茶樹體力。此外,我還會確保定期翻堆、除草、修枝、除蘚等等完善茶園管理同作。如此一來,即能保護這些珍貴的古茶樹資源,更能獲得品質優良的茶菁,再配合優質傳統製茶工藝,一定能產製令人感動的賀開古樹茶品,有夢最美,我相信這想法一定會被實現!

回應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