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丰堂普洱茶葉

古樹茶的概念

入門文章 堂主 2023.09.22

古樹茶概念較早提出的時間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 這時期使用古樹茶製作的產品也開始出現,但是在包裝紙上正式印上「古樹茶」文字的,是2001年之後了。  在古樹茶概念的提出和產品製作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何仕華」老師;在普洱茶界,何仕華老師被稱為“思茅古茶第一人”,並於1985年送檢了原來認為不能飲用的“野生栽培茶”,證明可以飲用。
他在「古茶」領域有兩個重要的貢獻:一、為雲南的古樹茶保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二、開發了最早的景邁山古樹茶產品,讓更多人瞭解了景邁山古樹茶的好。何仕華老師不僅是古茶樹的發現者,更是古茶樹保護的先行者。 在《邦崴千年古茶樹的科學價值及其對我國古茶樹保護利用之我見》一文中提出的古茶樹保護的七點意見:(1)把800年樹齡以上的古茶樹列為重點文化單位,加以保護。(2)劃定生態保護區。(3)重點保護的古茶樹禁止攀登和採摘,保障古茶樹生長條件。(4)做好古茶樹病蟲防治工作。(5)成立古茶樹紀念館,介紹地區歷史,發現、考察、論證情況,存放專家、教授題詞,介紹古茶樹保護的工作人員;(6)成立攝影臺,禁止爬樹拍照。(7)成立古茶樹保護基金會。這7點古茶樹保護意見,對保護這些珍貴的天然資源有先見之明。
而較早用古樹茶原料製作的普洱茶產品出現在1994~1995年,臺灣茶人「呂禮臻」老師、「鄧時海」教授等人分別在易武、勐海用古樹茶菁為原料,定製了「真淳雅號」和「雲海圓茶」,但並沒有用“古樹”、“老樹”的文字。1997年出現了定製的“老樹圓茶”和“瀾滄景邁千年古茶”,但還是沒有“古樹茶”字樣。
1999年的綠大樹和易昌號雖也用了古樹茶原料,但仍沒有“古樹茶”字樣。2000年前後,很多用古樹茶原料訂製的產品上,多數仍使用的是 “野生茶”。正式使用「古樹茶」到包裝上是2001年「何仕華」老師的 “千年古茶樹茶”,2002年瀾滄古茶公司包裝使用了“野生古樹茶”字樣,之後“古樹茶”概念和文字才逐步推開。 

回應 ()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