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丰堂普洱茶葉

遊號級茶發源地「易武」,茶文化的深度體驗|堂主觀茶記

堂主日誌 堂主 2024.07.01

抱持著對茶葉的熱情以及不斷吸收的心,堂主本次隨中華普洱茶學會的西雙版納學習之旅,出發到雲南西雙版納,一探茶樹秘境的美好。這天,堂主來到了號級茶發源地「易武」,探訪了麻黑村的茶王、實際見到茶農工作場景、體驗了茶藝師茶席,更通過與茶友學習品飲老茶、互相分享知識和經驗,可謂是收穫滿滿!
易武麻黑行腳,探訪茶王樹六月底七月初的時間正值梅雨季,所以行程中的大雨是可預期的,但下雨時間都不長。今天往「易武」茶山的路上偶有驚險的車況,感謝主恩典,最後都能在司機純熟的技術下平安順遂到達目的地。
「麻黑」茶區茶王樹,是我們今天參訪景點之一,需要靠大家步行700~800公尺的山路才能到達。大雨過後的山路特別的泥濘,屢有驚險滑壘之勢,還好最後靠大家互相幫忙參扶,都能即時止跌站穩。
跋涉入山後,終於見到了「茶王」樹,但內心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因為其四周架起鷹架及刺絲網,對面還有攝影機全程監控。作為茶王,其茶菁價高,成為茶農的搖錢樹。過渡採栽的結果,讓樹體呈現葉子稀疏、且整體茶樹體態不優,看不出有茶王的氣勢。看著他蒼涼的姿態,彷彿能聽到他的心聲:「我不要當茶王」!
這次豐富的茶山行旅,讓大家對號級茶發源地「易武」有更深切的體認!繼續加油,讓我們繼續發掘易武茶山的美!除草翻土,一杯杯好茶背後的辛勤與堅持茶要好喝,茶園管理很重要,其中的除草翻土更是重中之重。這項艱辛的工作一天200~300元人民幣工資,您賺嗎?
實際看到茶農辛苦耕作後,才知道其中的辛苦,真的是太累人了!要喝雲南大樹、古樹這杯好茶真的是不容易,特別是經過幾次茶山行腳之後,更珍惜傳丰堂VS茶田計畫所監製的每款優質好茶,每一口茶都得來不易!
高技師用三代人名聲經營守護這杯好茶的初衷,繼續深耕普洱這門共好事業,加油❤️。
宮廷晚宴與茶席體驗,及茶友知識分享之夜感謝中華普洱茶學會的西雙版納學習之旅。藉由這趟學習之旅,除了可融入「西雙版納」多元民族融合之美,更可體驗四季如春,且只有雨季、旱季的舒適之美。
在豐盛的宮廷晚宴之後,更有美麗茶藝師的茶席享受。回飯店後,學會還安排了學員們的老茶品飲學習與交流環節。通過與這些普洱前輩近身學習及學員們間的交流,對咱的普洱老茶品鑒與知識都增進了不少功力。
套句鄧時海老師說的名言:不管這茶出自何謂名山名寨?如何的高端優質?對他來說,他認定的好茶,就只有在茶桌上,現泡來喝看看就知道了!老師這品鑒功力是他用了8、90年的時間積累而來的。感謝鄧老師(學會理事長)的用心栽培❤️。

回應 ()

我要留言